甘肃多地发生旱情,甘肃多地发生旱情的原因

甘肃多地发生旱情,甘肃多地发生旱情的原因

admin 2025-05-22 新闻中心 35 次浏览 0个评论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甘肃多地发生旱情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甘肃多地发生旱情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甘肃多地发生旱情,甘肃多地发生旱情的原因

2020年甘肃干旱吗?

甘肃省深居内陆,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省面积约76%,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。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,严重制约着甘肃经济社会发展。

据了解,7月21日以来,甘肃高温过程累计时间长,影响范围广。该省河西大部、陇中北部和陇东南大部地区累计高温日数在5至15天。7县(区)出现35℃以上高温天气。定西市北部、白银市南部等地旱情反弹,天水市渭北旱象露头并发展,高温干旱叠加不利于玉米开花授粉和马铃薯块茎膨大。

事实上,7月下旬中期,甘肃河东大部旱情解除,仅陇中北部存在轻度干旱。但随着全省大部出现高温少雨天气,土壤失墒加速,陇中北部、庆阳市西北部、天水市、甘南州大部等地出现轻度及以上干旱。此次干旱范围和程度为2017年以来第二重发年份。

特别干旱。2020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.4℃,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19.9%,高温过程累计时间长且影响范围广……记者10日从甘肃省气象局获悉,7月下旬以来,甘肃大部出现高温晴热天气,平均气温为近5年最高,河东降水明显偏少,陇中局地旱情反弹,个别地方旱象露头并发展。

甘肃干旱对农业影响?

干旱对农产品影响主要有:1、严重影响农业生产,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。2、严重影响农产品产量,同时影响了农产品质量,使得农产品产量严重下降,导致供应不足,价格上涨。

3、干旱影响农业生产,使得农户生产产品减少,减少了农户收入。严重影响地区粮食安全。

谁知道甘肃哪个地方最干旱?

甘肃地处青藏、蒙新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,分属黄河、长江、内陆河三大流域,东南远离海洋,西北紧靠世界屋脊,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,地形地貌复杂多样,“老天不作美,气候干燥,降雨量稀少,甘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77毫米,仅是全国平均降水量的四成多。这是甘肃缺水的客观因素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1077立方米,仅为全国人均的1/3,是世界人均水平的近1/8,已经接近国际重度缺水界限。

特别是甘肃境内民勤的石羊河流域缺水最为突出,地下水超采,严重危及生态。黄河流域以定西会宁为代表的中部干旱、半干旱地区自产水资源极少,黄河干流沿线地高水低,开发利用难度大,干旱缺水严重。

甘肃省最干旱的地方是阿克赛县。

阿克塞县处于柴达木盆地荒漠与河西走廊荒漠包围之中,气候的冷、热、干、湿明显差异。年均气温在3.9℃以下,年均降雨量仅18.8—176毫米之间,而年蒸发量高达1800—2500毫米。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0-100多倍。而阿克赛县境内面积3.1万平方公里,主要的三条内流河流域面积仅8650平方公里,汇水面积不足全域面积的30%,而70%多的范围内没有水。

甘肃哪些地方缺水严重?

甘肃中部俗称陇中,这里沟壑纵横、十年九旱,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。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群众过去驮水吃的场景。河西走廊以及陇中地区的定西白银等地缺水情况比较严重。

甘肃干旱使玉米减产多少?

是的,甘肃省的干旱情况对玉米产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,导致玉米减产较多。干旱天气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,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。玉米作为一种耐旱作物,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高,如果长期缺水,会导致玉米植株生长不良、叶片枯黄、穗粒发育不完整等问题,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。

甘肃省近期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,导致土壤干燥,降水量明显偏少。这种干旱情况对于正在收割期的玉米来说尤为不利,因为玉米在收割期需要足够的水分来保证穗粒的充实和产量的稳定。干旱导致玉米植株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分供给,从而影响了玉米的产量,可能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。

为了应对干旱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,农民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,如合理调整灌溉制度、加强水资源管理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、选择适应干旱的品种等,以减轻干旱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甘肃多地发生旱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甘肃多地发生旱情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深圳广州市泽成丰新材料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甘肃多地发生旱情,甘肃多地发生旱情的原因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5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